长征十一号、海基一号,国之重器研发中都有上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今年1月初接到“海基一号”导管架下水动态过程监测任务起,上海交大海洋工程团队的实测成员就开始忙碌起来。为了获取最精确的数据,他们不仅要监测巨大的导管架本身,还需要

从今年1月初接到“海基一号”导管架下水动态过程监测任务起,上海交大海洋工程团队的实测成员就开始忙碌起来。为了获取最精确的数据,他们不仅要监测巨大的导管架本身,还需要同时对下水驳船的位置、姿态等进行监测,还原实际滑移下水全部过程。

“海基一号”超深水导管架是个“大家伙”,其水上部分伸出驳船舷外80多米,入水时长不到1分钟。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滑移下水的全部数据监测和回收,难度不小。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我们开发了自容式运动采集仓和结构应力滑移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导管架和驳船姿态、导管架关键结构动态载荷的完整测量。”项目负责人李欣研究员介绍,由于监测系统需要贯穿整个302米长的导管架,因此团队花了大力气解决长距离GPS监测信号传输难题。解决这一问题后,整个系统的数据具备了高可靠性。

长征十一号火箭的海上发射任务中,完成了含阵风9级恶劣海况下的全过程的发射现场数据监测工作。与陆基发射相比,在海洋环境作用下,海上发射平台始终处于随机摇动状态。如何降低平台运动对火箭起飞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发射窗口,是海上火箭发射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

据悉,基于多次海上实测积累的宝贵数据,该团队还将负责研发发射平台运动实时快速预报系统,进一步提高海上火箭发射稳定性。

上海交大海洋工程团队是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上火箭发射与回收项目的参研单位,开展发射与回收船运动响应极短期预报理论与方法、发射现场监测与模型试验等方面的研究,为海上发射过程监控、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江倩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近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以“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五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302米、重3万多吨的亚洲最大导管架“海基一号”成功下水,创造了深水导管架下水的亚洲新纪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获悉,在前述两件国之重器的研发中,都有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师生的身影。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shjtdxxb.cn/zonghexinwen/2022/0516/1165.html



上一篇:174天,上海南极,一位交大95后博士生的奇妙之旅
下一篇:上海瑞金医院全面恢复医疗服务,一天做了72台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投稿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版面费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