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栏[09/30]
-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数[09/30]
-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收[09/30]
-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投[09/30]
-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征[09/30]
-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刊[09/30]
钟士模科学家的光荣归宿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上图:钟士模(左四)与学生们在一起 钟士模(1911-1971),原名钟子范,1911年7月8日生于浙江省浦江县。1932年,考入国立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学习电机工程。1936年,获工学学士学位。
上图:钟士模(左四)与学生们在一起
钟士模(1911-1971),原名钟子范,1911年7月8日生于浙江省浦江县。1932年,考入国立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学习电机工程。1936年,获工学学士学位。1938—1943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电机工程系助教教员、讲师。1943—1947年,公费派遣留美,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系攻读,获科学博士学位。1947—1971年,任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工业企业电气化教研组主任、自动学与运动学教研组主任、电机工程系副主任、自动控制系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他是中国自动控制学科和自动控制教育的开拓者,组办中国第一个自动化进修班,创办中国第一个自动学与运动学专业和自动控制系,参与筹建中国自动化学会,建立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的自动化学科和教学体系。他长期担任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了大批自动化科学技术人才,主持和组织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在自动控制和计算机领域取得重要成果,为中国自动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直到1971年5月11日在一次重要会议上,钟士模因劳累过度,心脏病突发逝世,年仅60岁。
漂洋过海为报国
1911年7月,钟士模出生在浙江省浦江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学时,他经常半耕半读或在家务农,很自立,能吃苦。他省吃俭用,不多花一分钱,通过自己的不断积攒,用零花钱做学费和路费。1923年,他考入浙江建德第九中学师范讲习科,这所学校可以免费提供食宿,这样就减少了家庭的困难。
毕业后,钟士模没有经济能力继续读书,只能在小学当教员。这样的环境,无法满足他对知识的渴求。大约在18岁那年,他被过继给家境富有的叔父为子,得以进入上海大同中学高中部,从此奋发求学,刻苦努力。1932年毕业后,钟士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立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这一年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这个机会像是老天对他的眷顾,他也感恩这样珍贵的学习机会,从此潜心钻研,不断汲取精神食粮。
1936年毕业后,钟士模在清华大学任电机工程系助教。1937年“七七事变”后,钟士模迫不得已南迁,任长沙临时大学助教,1938年起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助教、教员、讲师。
钟士模的妻子比他大三岁,没上过什么学,但粗通文墨,她待人和善、知书达礼。钟士模为人亲切、平易近人。他们的性格相和,学历的差异,似乎并没有造成感情上的隔阂,他们一辈子恩恩爱爱,相敬如宾,诠释了夫妻最幸福的模样,他们共有有三子一女。每个和睦的家庭背后总有人默默付出,钟士模为了工作不断奔波,和妻子儿女的交流较少,正是妻子的体谅和支持,才使得钟士模更专注于工作,为了国家的发展默默奉献。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抗战艰难的1943年,钟士模选择了另一种报效祖国的方式,他争取了学校资助的留美资格,辗转缅甸、印度来到美国、进入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这个时期新兴科技开始蓬勃发展,国外先进的研究技术和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他有机会钻研电机工程科学的先进理论和前沿学说。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广泛参加学术活动,展现了出众的研究才华。
学习期间,他另辟蹊径研究电机理论,获得出色的成果,得到了教授们的赞誉,担任了美国西格玛赛科学荣誉学会(Sigma-Xi)和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的前身)的会员。1947年获科学博士学位。四年的深造学习,为他后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出国留学只是途径,钟士模一心只为报效祖国。在1947年学成立即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开始时任副教授,一年后晋升为教授,主讲电路理论、电机学等多门课程。
“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拧”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不久,为了国防建设和提高国民经济的需要,国家对自动化专业和电子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非常急需。此时钟士模主动改变了近二十年的专业方向,受命开创了清华大学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
钟士模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论文
所谓隔行如隔山,他日夜操劳,废寝忘食,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完成了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到具体实施等一系列环节的设计和落实,授课和开设实验,他都亲力亲为。每每深夜,他还在耐心准备第二天的专业课教案或对全系工作发展的统筹安排。在他的严明带领下,短短几年电气化专业已经初具规模,每年的毕业生超百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1955年,国家决定在清华大学筹建一批为尖端工业服务的新专业,钟士模再次调任筹建自动学与运动学专业,随后,此专业又和当时也刚建立不久的数学计算仪器与装置专业合并,组成自动控制与计算机专业,获聂荣臻副总理批示同意,确定由钟士模主持。专业刚成立时,只有四个年级九个班的学生,其中包括抽调的清华大学汽车专业、机械系、电机系,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的部分学生。1958年,清华大学决定成立全国第一个自动控制系,钟士模被任命为系主任。国家为了更快地培养专业人才,紧急抽调287名重点高校学生来学习。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shjtdxxb.cn/qikandaodu/2021/0314/615.html
上一篇:上海交大出版社闪亮登场上海书展
下一篇:译者按中西文学理论的交流